近年來,電動車火災事故比例不斷升高,而電動車進電梯、在樓道或家中充電,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。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,邯鄲市保障性住房運營公司在民悅苑小區引入“黑科技”,用技術手段監督管理好小區居民電動車上樓問題,全力保障小區居民和財產的安全。
近日,在我市保障性住房民悅苑小區的電梯里,一個會說話的“攝像頭”向進入電梯轎廂的電動車發出“警告”,攝像頭發出語音提示后,電梯門無法正常關閉,出現“罷工”現象,直至電動車退離電梯。
據了解,為了消除電瓶車“上樓”這一安全隱患,市保障性住房運營公司在民悅苑小區內引入了“電動車禁入電梯智能識別系統”, 一旦電動車推進電梯,安裝在電梯內的專用監控攝像頭就會自動識別,隨后中控室會收到提示有電動車進入電梯并發出預警。安全語音提醒每隔十幾秒鐘就會提醒一次,同時小區物業也會及時前往現場進行人工提醒,確保電動車退出電梯。
李瑞玲告訴記者,電動車不能“上樓”,充電就成為一個大問題,因此,民悅苑寬敞的地下電動車停車場內,安裝了可供800輛電車同時充電的智能充電樁,解決了電動車的充電問題。
為了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,市保障性住房運營公司還聯合小區物業,通過在小區醒目位置懸掛宣傳條幅、大屏幕不間斷播放宣傳視頻等形式進行宣傳,消除各類安全隱患,確保小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。